打蠟 VS 鍍膜

一直以來很多客人都會問,鍍膜同打蠟有咩分別?為什麼做鍍膜唔做蠟?為什麼做鍍膜貴過做蠟咁多?是的,我認為選擇做鍍膜還是車蠟前,可以先了解一下兩者的分別。
車漆結構由什麼構成?
了解車蠟和鍍膜的分別之前,建議大家先了解一下車漆表面的結構,可參考下圖。

這個是漆面架構,最上而下就是
- 蠟質層 (Wax Layer)
- 光油層 (Clear Cost 俗稱力架)
- 顏色油層 (Paint)
- 原子灰 (Primer)
- 金屬車身 (Body Panel)
無論蠟還是鍍膜,都是在顏色油層 (Paint) 上塗上的塗層,作用為保護車身及顏色油層 (Paint),提供更長效的保護、光澤及冼水的效果。
甚麼是打蠟?
香港百份之九十的人說打蠟,普遍認為就是有個人,拿著個蠟機 (應該叫拋光機) 倒些像乳液的東西上去,在車身上轉下轉下,到最後取車時,架車「令」咗,乾淨咗。
車蠟 (Waxing),是棕櫚樹葉子的蠟質,擁有高透氣性與高撥水性。使用在車漆表面上有高度撥水 (冼水) 的表現,也因為如此絕大多數汙染物無法輕易的沾附在車漆上,可為您的愛車提供隔熱、防潮、抗紫外線、抗氧化與抗污染的保護效果。

使用旋轉式拋光機的過程,其實是粗略的拋光,乳液是研磨劑,磨走表面頑固污漬,最後抹走殘餘的乳液油脂,達致增亮目的。不過對提供一個是否具有真正長效的保護層,就存在著很大的保留。
蠟的熔點約為攝氏 80 – 88°C,耐久性約 3 – 6個月,所以棕櫚蠟的缺點就是耐久性問題,尤其我們處於濕熱的香港,一般更只有 3 個月。此外,跟鍍膜一樣,耐久性亦根據車主的用車頻率、空氣污染狀況、洗車液選用等條件增減。

甚麼是鍍膜 (Ceramic / Quartz Coating)?
鍍膜 (Ceramic / Quartz Coating) 是有機矽聚氧烷/液態陶瓷複合物。為針對棕櫚蠟耐久度的缺點,並同樣地提供隔熱、防潮、抗紫外線、抗氧化與抗污染的保護效果,及提高更強的硬度而誕生,研發過程的成功有賴近年納米技術 (Nano Technology) ,熔點約為攝氏 -40 – +250°C,視乎各品牌的產品差異,耐久性可達 2 – 7 年,亦根據車主的用車頻率、空氣污染狀況、洗車液選用等條件有所增減。


蠟同鍍膜,邊樣好啲?
蠟跟鍍膜是兩個年代的產品,就像 iPhone 4 跟 iPhone 12 Pro Max 比較一樣,事實上很難直接比較。限於蠟的本質,一般而言棕櫚蠟 3 – 6 個月就要補,而且硬度及保護程度都不及鍍膜,但優點是便宜,出面打一次蠟數百元有找,如果你不太重視耐久性及保護程度,打蠟絕對是入門之選。
相反,鍍膜價錢雖然比打蠟貴,但一分錢一分貨,對車漆保護程度遠高於打蠟,冼 (音: sin) 水效果亦更佳,而且鍍膜後無需在短期內再做任何車蠟、粘土及拋光。除了冼水外,因磨擦系數改變,積聚了大半日的沙塵,開車就可以吹走大部分,一星期洗一次車都足夠,變相節省不少洗車的開支。
香港普遍人都較繁忙,有時間都希望多點生活,多點陪屋企人,你懂的。